企业人力服务热线:400-6222-973

猎头新闻|猎头学院
资深猎头谈职场“冷暴力”,我们可能既是“受害者”,也是“施暴者”
  资深猎头谈职场“冷暴力”,我们可能既是“受害者”,也是“施暴者”
猎头
  01 什么是职场冷暴力
 
  职场中,虽然我们没有产生肉体上的冲突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摩擦、不满,只是这些摩擦、不满的宣泄渠道由肉体的暴力,转化为了精神的暴力。
 
  所谓的冷暴力,便是作用于精神上的一种情绪虐待,其早先多出现于婚姻关系中,但正在逐渐蔓延至职场之中。
 
  法国精神分析学家玛丽-弗朗斯·伊里戈扬认为,任何借由言语、表情、姿势或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,自尊或身心的完整,以及危机他人工作或职场氛围的情况,都可以属于职场冷暴力。
 
  冷暴力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与习惯,我们在职场中对一些冷暴力已经习以为常,不怀疑其合理性,反而认为是一种“必经的考验”。
 
  但这种冷暴力,仍使我们个体产生了消极的情绪,对工作的热情减少,并且陷入自我怀疑之中,而对企业来说,这种冷暴力的盛行造成对个体的情绪打压,实际上也是消耗了企业的行动力。
 
  02 职场冷暴力的表现形式
 
  职场冷暴力有多种表现形式,根据目的、起因不同,可以分为多种类型,但无论哪种类型,均会产生内耗,使成员间、公司中的氛围得到打击。
 
  地位控制目的
 
  出于地位控制目的的职场冷暴力,多来自上级对我们的打压目的,可以分为以下几类
 
  边缘工作:领导为了对自身的地位进行控制,采取了边缘化的形式,使我们参与不到重点工作之中。
 
  否定成功:领导对我们的正确行为、成果进行毫无理由的否定。
 
  资源控制:领导在对团队内资源进行分配时,采取了减少配合的形式对我们进行打压。
 
  忽略无视:领导对我们的方法、方案、工作采取了忽略与无视,消耗了我们高涨的工作热情。
 
  情绪摩擦起因
 
  情绪摩擦多见于同事之间的相处过程中,由于情绪、行为与态度的不合产生,可以分为以下几类。
 
  团体孤立:同事在生活、工作中,对我们进行排挤,并引导其他成员合力孤立我们。
 
  拒绝沟通:同事拒绝与我们进行合理的沟通,并故意隐瞒、提供错误信息。
 
  散播流言:同事在背后散播我们的不实流言,造成我们形象降低。
 
  工作打压:同事在重要场合,对我们工作中的细小失误进行放大。
 
  这些“冷暴力”使我们痛苦焦虑,但我们有时却不认为是一种施暴行为,而是向内寻因,认为我们自己做的“不够好”。
猎头公司
  为什么我们可能不是受害者,而是施暴者?
 
  有人为了不恨自己,必须从曾经属于他的某人身上,为其所有的恨意寻找出口——玛丽-弗朗斯·伊里戈扬
 
  数据调查显示,近七成的职场人因冷暴力而萌生离职的想法,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是职场冷暴力的受害者。
 
 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冷暴力的受害者,也呼吁着改善、减少职场中的冷暴力,极力的想要去改善职场的环境与氛围。
 
  但同时,我们却受文化、习惯的影响,在有意无意间成为了施暴者,我们在受害时高呼不公,却在施暴时毫无知觉。
 
  那些让我们不喜欢的同事,即使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可能只是出自于“眼缘”不好,即被我们远离与孤立。
 
  我们在远离与孤立一名同事时,只能感受到自身被纳入“非孤立”的圈子所带来的快乐,而永远无法在这种时刻体会到以往被“孤立”的痛苦。
 
  这当然与“冷暴力”难以察觉的隐晦特性有关,但我们并不是完全的无法察觉,而是出于多种因素,使我们不愿或是不想去进行察觉。
 
  于是我们每个人既是“冷暴力”的受害者,也可能是“冷暴力”的施暴者,我们一边高呼职场的不公,一边拥护着不公充斥职场每一个角落。
 
  或许最终我们会发现,所谓受害者的手上满是施暴者的老茧。
 
  为什么我们会成为施暴者?
 
  受害者与施暴者,在职场“冷暴力”的前定场景下,并没有显现出清晰的分割,反而互相之间出现了融洽的相交。
 
  我们总认为,受害者更能体会被孤立的痛苦,品尝过这种痛苦的人,可以更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。
 
  受害者确实品尝到了这种痛苦,但却为了不再痛苦,努力的想要融入施暴者的圈子,从而去获取那一份让人心安的安全感。
 
  或许正如《华盖集》中所说的,弱者发怒,挥刀向更弱者;这虽然是一种习惯,但并非是一种正确、合理的行为模式。
 
  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要生活在“冷暴力”之下,我们都寄希望于职场的环境更为和谐、安定,那么又是什么原因,导致我们挥刀向更弱者?
 
  01 从众
 
  我们个体的力量太过渺小,在职场的种种工作、人际与领导关系处理上,我们依凭个体的信息收集能力,是难以做出正确判断的。
 
  同时,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得以生存与繁衍,取决于我们在洪水猛兽的进化过程中,认同了个体力量的渺小。
 
  于是我们开始分工合作,通过规则、道德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群体,而在群体中的我们为了不被群体所抛弃,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倾向。
 
 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与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·庞勒,均认为我们个体在社会中生活,会受到群体的影响,改变我们自身的行为与思想。
 
  诚然,从众行为的传播,有着其积极的一面,可以使我们通过信息的互通与互惠行为,使我们做出最为“保守”的判断,减少外界风险的同时,也通过归属感使我们感到安全。
 
  但正如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·庞勒在书中所说的,个体愿意抛弃是非观,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。
 
  从众的背后是我们个体主观思维的降低,这种思维的降低,使我们没有能力判断我们行为的优劣与是否符合道德标准。
 
  因此在职场冷暴力中,当我们处于集体形式的“施暴者”时,我们往往无法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是充满偏误的。
 
  但我们曾经明明受到过“冷暴力”的伤害,为何我们仍会从“受害者”转化为“施暴者”,原因在于观察者偏差为我们找到了理由与合理的解释。
猎头
  02 观察者偏差
 
  施虐者则是以怪罪对方“都是他/她不对”的方式向外投射其罪恶感——玛丽-弗朗斯·伊里戈扬
 
  我们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解释,我们也总能为自己的“施暴”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,使我们免受“冷暴力”的同时,也免去“施暴”时心理上的不安。
 
 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无法意识到我们是“施暴者”,而是我们的内心迫使我们不去进行感知,从而消除我们的道德不安。
 
  毕竟如果我们不认为自己是“施暴者”,也便不必感受处于“受害者”时的痛苦,也无需考虑以往许下的诺言。
 
  于是我们出现了观察者偏差,所谓的观察者偏差,指的是我们在观察他人时,习惯性将他人的行为归因到性格、能力、态度。
 
  “他被孤立是因为性格孤僻,和同事们沟通态度不好,属于自讨苦头;”
 
  在这种观察者偏差的影响下,我们总能轻松的找到他人行为上的错误,虽然很多时候是我们的主观臆测,但仍减轻了我们的“负罪感”。
 
  于是我们只意识到了我们曾经是受害者,而没有意识到我们也是施暴者。
 
  我们如何从施暴者的角色中挣脱出来?
 
  处于群体中的每一个施暴者,都可以通过观察者偏差消减自身的道德负罪感,然后在群体中汲取那久违的归属感与安全感。
 
  但这种职场“冷暴力”,并无法为我们带来真正的价值,通过打压别人抬高的自己,并没有实际的价值支撑。
 
  当我们换到一个新的环境之中,面临新的群体,之前一切的努力与幻想,均会荡然无存,当脱离群体后,我们才能发现自己一直在“原地踏步”。
 
  因此,我们需要找到能帮助我们既不成为受害者,又不会成为施暴者的方法,从而逐渐的净化职场环境,最终使所有人免受“冷暴力”。
 
  01 我们需要真正的自我价值
 
  我们是职场“冷暴力”的受害者,我们体会过孤立、否定、边缘、打压,自我价值在这种负面影响下,处于不稳定的状态。
 
  所谓的自我价值,指的是我们个体在生活中,通过社会群体对我们个体的评价,结合对自身的评价,组成了我们的自我价值。
 
  如果我们充分的相信自己发挥了足够的能力,为社会、他人创造了价值,则可以为我们带来积极、正面的评价,以满足我们对自我价值的需求。
 
  但正如美国心理学博士苏珊·纽曼在书中所提到的,当我们无法给予自身积极的评价,则会转而寻求外界的肯定与赞美。
 
  在这种对外界肯定与赞美的寻求倾向下,我们通过观察者偏差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理由,使我们免受自身的道德良心谴责。
 
  从而积极的去寻求群体的融入,即使这种融入是需要转化为“施暴者”,但为了获得足够的自我价值,使自己不受痛苦、焦虑的影响我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种转化。
 
  在群体中,由于个体的情绪一致性,我们在对他人进行排挤、孤立、嘲讽的时,那些说出口的负面话语,实际上是群体间的互相安慰。
 
  但这终究是虚幻的安慰,我们排挤、孤立、嘲讽他人,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价值,我们想要在职场中即不成为冷暴力的“受害者”,也不成为冷暴力的“施暴者”,则需要提升自我价值。
 
  我们不过是一群人的报团取暖,一群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的人,通过观察者偏差组成的从众行为;而自我价值的提升,则需要我们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。
 
  02 注重自我发展
 
  一旦所有物成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,我们就会赋予其价值并利用其来提升积极的自尊感——乔纳森·布朗
 
  自我价值感不稳定所导致的抱团取暖,使职场中充斥着“冷暴力”的危害,因此我们需要从自我价值感不稳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。
 
  自我价值实际上与我们个体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,我们寻求外部评价的原因,在于我们感受不到自我智慧、知识的增长。
 
  我们都清晰的知道智慧与知识的重要性,也清楚的知道这才是我们得以生存的价值,因此增长停滞会为我们带来强烈的危机感。
 
  但我们面临这种增长停滞,一旦选择了抱团取暖,则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,我们只能用更为恶毒的方式进行“施暴”,才能获得日益增长的外部评价需求。
 
  因此,当我们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,唯一的解决方法,便是重新开启我们的智慧、知识增长。
 
  当我们对自我评价所带来的自我价值,可以满足我们的价值需求,则无需通过“施暴”去迎合外在的评价。
 
  同时在职场环境中,自我的工作智慧、知识、能力,才是能让我们免受伤害,获取利益的最佳方式。
 
  而想要进行自我发展,则首先需要撇弃以往的错误行事思维,重新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。
北京猎头公司
  03 怀疑自己
 
  增长停滞的危机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独自一人的夜晚感受到,但我们总是会找到办法自我服务,使我们不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。
 
  因此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自我发展、自我评价与自我价值的重要性,也希望通过一些努力去挣脱施暴者的角色。
 
  但我们过往的经验、思维与行为方式对我们的影响,是很难消除的,我们总会在面临挫折时,再找到一个借口来服务于自我。
 
  因此,我们需要在了解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后,学会怀疑自我,当然这并非是怀疑我们自身存在的价值,而是怀疑以往我们习以为常的事,真的是正确的吗?
 
  作为领导:
 
  对下属的打压与忽视,真的可以使我们获得牢固的地位吗?
 
  收紧下属应得的资源,是否是企业赋予我们权利的目的?
 
  对下属进行“冷暴力”,全体成员是屈服于我们,还是崇拜我们?
 
  这种管理团队的方式,真的可取吗?没有下属的帮助,我们可以完成项目吗?
 
  上级希望我们的团队是什么样子?员工的能力超越我们真的意味着我们的地位不稳固吗?
 
  作为员工:
 
  对方的态度与行为,真的是引起我们“施暴”的原因吗?
 
  我们真的是“看不惯”对方的行为,还是希望融入“施暴者”的圈子?
 
  我们真的需要那份安全感吗?只有融入“施暴者”的圈子才会不成为受害者吗?
 
  如果我们的能力足够强,是否还需要融入“施暴者”的圈子?
 
  以后离职时,我在这家企业工作的过程, 使我得到成长了吗?
 
  我真的从“施暴”过程中,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了吗?
 
  我该学习什么,以获得无视企业、团体的安全感与归属感?
 
  当我们开始怀疑自我的行为方式,则可以真正的意识到,我们并非希望成为“施暴者”,也并非对“受害者”毫无怜悯。
 
  我们可能只是害怕,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,害怕虚度的岁月,害怕我们终究要面临那残酷的现实。
 
  结语:冷暴力充斥职场,并不仅是受害者的一味忍让,而是在于我们既有可能是受害者,也有可能是施暴者。
 
  冷暴力是寒冷的阴云,我们抱怨着阴云的寒冷,却不要忘记我们在高喊中张开的嘴,满是冷漠的味道。
 
猎头公司是什么?就是乾坤猎头,咨询热线: 400-6222-973
简历在线投递请登录:www.qiankunlt.com
猎头HR人脉资源群:3119474,高端交流,人才共享
更多猎头职场资讯,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微信平台:qiankunlt
猎头公司,知名猎头公司,北京猎头公司
猎头公司
猎头学院 企业服务
服务流程 热点职位
关于乾坤猎聘
  • 2000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并开展猎头业务
  • 《中国十佳猎头服务企业》
  • 公司主要负责人曾任多家著名跨国公司HRD
  • 有超过百万份不同行业的高级人才信息
  • 有北京市颁发的《职业中介许可资格证书》
  • 获国际猎头协会《优质猎头服务资质证书》
  •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理事会员单位

冀ICP备120116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