猎头公司偷藏的资源池玩法!靠离职员工名单,和企业HR处成铁哥们
一、HR手里的离职名单,比招聘网站更值钱
上个月去某互联网大厂喝咖啡,HR王姐甩给我一份Excel:“这是近半年离职的300人名单,研发岗占60%。”我眼睛一亮——这些人可不是“流失人才”,而是猎头的“预埋资源”。某同行靠这招,3个月给同一家企业回推了27个候选人,其中15人顺利入职。秘诀就一句话:把企业客户的“离职池”,变成自己的“人才矿”。
二、企业为啥愿意共享“离职名单”?他们藏着3个痛点
1.离职员工是“隐形雇主品牌炸弹”
某制造业HR曾苦笑:“前员工在脉脉吐槽加班,直接让3个offer候选人拒了入职。”但如果猎头能定期给离职员工推职业机会、做简历辅导,相当于帮企业“售后维护”——王姐说,现在他们离职面谈都会提一嘴:“我们和XX猎头合作,有新机会优先推荐你。”离职员工满意度飙升。
2.招聘旺季时,HR缺的是“即战力”
去年电商大促前,某快消企业急需10个供应链主管。我从他们半年前离职的名单里捞出3个候选人:前员工熟悉业务流程,谈薪时主动说“我知道公司现在的绩效考核方式”,入职后磨合周期比外招节省40%。HR发现,回聘老员工的试用期通过率高达85%,比新人高30个百分点。
3.猎头的“优先推荐权”,是HR的“安全阀”
合作企业给我们的独家福利:他们筛简历时,会把“待定候选人”同步给我们。比如某科技公司招算法工程师,3个候选人因“职级不匹配”被搁置,我们转头推荐给中小厂,3周内全部上岗。HR既没浪费人才,又在候选人心里攒了口碑——“这家公司连拒人都帮着找下家,靠谱。”
1.给离职名单打3层“动态标签”
别只存姓名电话!我们的表格里有这些字段:
离职原因(“晋升受阻”“家庭relocation”“与直属领导不合”)
适配岗位(“原岗位是Java开发,可转大数据或AI应用”)
回流意愿(标红“明确说想回老东家”,标黄“对原团队有抱怨但可争取”)
曾有个总监级候选人离职时写“追求创业机会”,6个月后创业失败,我们立刻推回老东家,薪资不变但职级升一级——企业省去培养成本,候选人避免空窗期,双赢。
2.用“离职30天关怀”,把名单变成“活数据”
候选人离职第3天,发一条私信:“听说您最近在看机会,这是我们整理的同行业薪资报告,需要可随时喊我。”附一张行业岗位热力图。第30天,邀请参加线下沙龙:“您老东家的前同事也会来,聊聊新趋势?”某消费品猎头公司靠这招,让40%的离职员工主动更新简历,甚至推荐自己的前同事。
3.给企业HR的“反哺清单”,比KPI更打动人
我们每月给合作企业发3份报告:
离职员工流向分析(“您司近3个月15%的离职研发岗去了XX新成立的芯片公司”)
市场人才供需预警(“下周XX大厂可能批量释放200个销售岗,建议提前储备”)
回聘候选人数据追踪(“去年回聘的李经理,今年带团队超额完成30%业绩”)
某HR说:“以前觉得猎头公司只要钱,现在发现他们帮我们做了人才流失复盘,这合作比买数据报告划算。”
四、这种合作的终极秘密:把“一次性交易”变成“生态共建”
别以为拿到名单就结束!我们和某新能源企业玩出了新花样:他们开放内部培训体系,让我们推荐的候选人免费听行业课程;作为回报,我们承诺这些候选人入职后,试用期内离职率超过10%就免费补招。现在双方的合作协议里,“离职员工资源共享”已经从附加条款,变成核心合作条款。
结语
真正聪明的猎头公司,从不当“简历掮客”。当你帮企业把离职名单变成“人才资产”,把HR变成“生态伙伴”,客户就会从“单次合作”变成“战略同盟”。记住:最好的资源池,永远藏在客户的痛点里——你帮他们解决了离职员工的“后顾之忧”,他们就会给你打开“人才富矿”的大门。下次见HR时,别只聊“现在有什么岗位”,试试问:“最近离职的核心员工,有没有需要我们帮着做职业规划的?”
选猎头公司就找乾坤猎头,咨询热线:400-6222-973
企业招聘登记&简历投递请登录:www.qiankunlt.com
平台质保,招聘靠谱,1天内快速响应推荐人选,1周可关闭职位完成交付,200万高端人才数据库,20年猎头服务,覆盖全国超110座城市。
更多猎头资讯,请关注乾坤猎头公司:qiankunlt